聯系電話:13795342399
公司郵箱:jenny@knox.net.cn
這是半導體創業孵化器Silicon Catalyst的首席執行官Pete Rodriguez 在早些時候向一個專家小組和一些行業資深人士提出的問題。在專家看來,對于一些公司來說,屆時可能會發生災難性的變化。
他們的第一個警告是針對目前正在為看似永不滿足的固態存儲提供半導體存儲器的公司。他們指出,中國正在在努力建設DRAM工廠,與美國的貿易戰可能會將這一努力推向更高的檔次。
半導體時報的發行人Cliff Hirsch表示:“我認為真正的問題是,當中國接管了內存業務后,美光,海力士,三星,東芝和西部數據在他們的閑置的晶圓廠里能做什么。”
“多年前,我們(在美國)正在制造DRAM,” Vista Ventures的執行合伙人Jim Hogan說 ,“然后我們被日本人殺死了。再之后韓國人又進來了。”他進一步指出。
“這不會立即發生,但如果你是中國政府,你將所有這些錢都投入到DRAM中,你就不會從其他任何人那里購買DRAM,”Hogan說。“這對韓國人、美國或其他任何人都不利。”他預測“這將產生巨大的影響。”
“驅動DRAM是否有價值主張?” Hirsch問道。“當然,美光今天獲得了60%的利潤,這是令人難以置信的,但是在幾年內他僅們獲得10%的利潤率、也許現在是時候將它們視為未來的紡織工業,它們應該走向海外。”
在承認DRAM將往中國轉移之后,這些專家還繼續探討了將節點尺寸降至7納米的工藝創新等問題。但他們指出,這條道路即將關閉。
Silicon Catalyst’的Rodriguez表示,現在只有臺積電、三星和英特爾(這是一個落后的老三)三家公司在做7納米或更低制程,也只有這三家公司能承擔得起先進工藝的研發。
但在Hogan看來,英特爾可能不會這個“游戲”中存在太長時間。“建造一座晶圓廠需要多少成本?”他問道。“140億美金,英特爾現在擁有多少現金?也是140億美元。所以他們只有一次射門的機會”。Hogan補充說。
在他看來,這對整個半導體行業來說是個壞消息。
“自80年代以來,英特爾一直為推動工藝相關的所有創新,” Hogan說。“因此,如果英特爾停止建設新工廠,創新將從何而來?韓國人將被DRAM殺死,所以它不會是三星。關于這個問題,我也沒有答案。”
因此,如果所有的存儲都轉移到中國并且制程創新過于昂貴,那么美國半導體產業可以走哪條路?現在有很多關于物聯網的炒作,也許那里,我們的行業能看到一些希望。
“迄今為止,沒有物聯網公司取得過成功,” Needham&Company執行合伙人Helen Li說。“這是一個非常分散的市場;,沒有足夠的量,但這可能會改變。因為越來越多的物聯網應用開始產生,特別是在工業應用領域。這也是人們預測在未來5年將款速增長的的行業之一。”
“我討厭物聯網,” Hirsch說。“我認為物聯網很糟糕。你把這些花費大約一塊錢的愚蠢的小芯片植入一個智能建筑,他們將能工作30年。推動半導體行業的一個因素是營業額,為什么我要出售一款能工作30年但卻幾乎沒有成本的芯片?我想要的是賣掉一塊一次性工作的芯片,那就意味著幾乎是在我出售它的時候,它就應該就被扔進垃圾箱。我們希望制造具有價值和周轉率的芯片,這才能推動我們不斷推出新芯片。”
Hirsch指出,答案可能就在于制造通常不被認為是傳統半導體產品的產品,如MEMS,微流體芯片和新型顯示器。Hogan正在押注將智能轉移到邊緣的產品,特別是那些處理模擬和數字信號的芯片。
在關于未來的討論中,通常會出現對未來員工的關注。參與者對進入計算機科學課程的女性的輟學以及讓學生對STEM感興趣的表示擔憂。他們指出,半導體行業面臨的人才挑戰要比軟件公司更加嚴峻。那些公司正在努力提供看似有趣的工作,并提供足夠豐厚的財務激勵措施去爭奪人才。
“也許半導體行業必須變得像軟件行業一樣具有吸引力”李說。“我13歲的兒子最近參觀了谷歌。他印象非常深刻; 他現在認為谷歌是世界上最好的公司,但半導體公司沒有給出相同的體驗。”
霍根說:“我們從沒像現在那么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