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電話:13795342399
公司郵箱:jenny@knox.net.cn
當今的互聯網時代處處離不開電子產品,對半導體產業的技術要求也越來越高。全國對于電器系統中的小元器件,比如:電源管理芯片、場效應管、二三極管等產品也是產出很多,而國內做半導體貿易的大大小小的企業也很多,這樣也會導致貨物堆積,但相比而言,這還不算什么。
真正會影響國內形勢的是中美貿易戰,像這樣的事件對半導體產業需求的影響才是最大的,目前還處于持續消化庫存的階段,臺積電(2330)等晶圓代工廠產能利用率下滑,后段封測業稼動率也松動,業界預估大多數廠商第1季營收恐將季減10%到15%,景氣比預期平淡。
半導體業界指出,智能手機需求疲軟,汽車與工業的應用需求也變少,比特幣價格大跌,去年11、12月以來,晶圓代工廠產能利用率下滑,以晶圓2個月生產周期計,近期后段封測稼動率也跟著出現顯著松動的效應;美中貿易戰已對整體景氣造成沖擊,華為事件也對5G供應鏈后市發展投下變數。
瑞信表示,亞洲半導體供應鏈庫存水平接近周期高位,半導體銷售前庫存天數為84天,周期區間為70-85天。受庫存修正影響,目前2018年的半導體增長低于2017年。重新補貨后中國智能手機拉貨放緩、加密貨幣和廣泛應用程序存貨消耗平淡等各方面因素抵消iPhone生產對半導體需求。
目前看來,半導體業沒有可帶動成長的新應用出現,不只第1季很淡,第2季也不會好,上半年可說需「休養生息」,希望3月初美中談判能重現樂觀契機。
對于今年半導體景氣走勢,大部分研調機構認為,全球半導體景氣將走向低成長,也有預估將走向負成長,例如外資摩根士丹利證券指出,半導體產業去年實際生產增加22%,但市場僅消化15%的增加量,目前還有7%過剩產能待消化,供過于求將是今年很大的挑戰,全球半導體產業周期性低潮還未見底,對產業產值成長從負成長1%下修到負成長5%。
記憶體價格下滑也是影響今年半導體景氣不佳的關鍵之一。TrendForce記憶體儲存研究(DRAMeXchange)最新調查指出,PC、伺服器與智能手機等終端產品需求疲軟,今年DRAM主要供應商紛紛放緩新增產能的腳步,以減緩價格跌勢。預估第1季受連續假期及淡季效應的影響,預期DRAM第1季價格下修幅達15%,第2季將持續下修10%以內,下半年除非需求明顯改善,否則價格仍將維持季下滑約5%。
里昂證券(CLSA)日前看壞第4季半導體產業景氣,調降臺灣、中國、日本等地5家半導體公司的股票評等。里昂證券分析師最新表示,無論是否有美中貿易戰,半導體產業都將大幅下滑。
《CNBC》報導,里昂證券分析師Sebastian Hou表示,雖然貿易戰一定會對半導體需求產生影響,但即使沒有貿易戰,半導體產業也應該進行修正,「因為整個供應的庫存非常高」 。Hou指出,半導體產業增長放緩的跡象,包括記憶體芯片價格下降、庫存水平增加以及數據中心伺服器、汽車和工業等高增長領域的需求放緩。
其他分析師如摩根士丹利分析師Shawn Kim也做出類似預測,Kim表示,記憶體芯片市場的環境已漸趨消極。部份專家預測,若對半導體加征25%的關稅,情況會更加惡化。
研究公司Gartner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半導體收入達4204億美元,同比增長21.6%,增長主要來自于供應不足,使記憶體芯片市場價格走揚。而Gartner在1月預測,全球半導體收入在2018年恢復單位數增長,但記憶體市場修正后,將導致2019年的收入略有下降。
Hou也認為,從今年第4季到明年第4季,某些季或某些月份,可能會看到半導體出現負增長,也預計半導體業在2019年,增長率將接近零。
盡管新技術如AI、5G網路和物聯網,可能讓半導體行業的需求再次回升,Hou對此指出,前述技術都還處于剛起步階段,「人們對此抱有很高的期望...這可以解釋為何供應鏈中的超量預訂和大量庫存現象」。Hou預期,一旦半導體業的周期性下滑結束,可能會因各種新應用需求,以更快的速度增長。
對目前主導市場的許多芯片制造商,如三星電子、英特爾、SK海力士和美光科技而言,前景可能不太積極?!禖NBC》指出,這是因為許多主要公司都在制造自己的記憶芯片,以便投入產品和數據中心。
Hou稱,各半導體公司會「更希望優化自己的產品,以展現差異」,并指出這是半導體產業慣有的模式,各主要公司的市占率將會在未來5到10年縮減。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統計,2019年的全球半導體制造設備銷售額,將出現4年來首度下降,原因包括中國和南韓制造商減少投資,以及中美貿易戰擴及資安領域,使各國開使抵制華為設備。
《共同網》報導,據SEMI統計,盡管2018年的全球半導體銷售額將創歷史新高,達621億美元,比2017年增加9.7%,但2019年將出現4年來首度下降,至596億美元,約減少4%。
《共同網》指出,雖然預計2020年半導體全球銷售額將出現反彈,至719億美元,但行業前景尚不明朗。制造業人士表示,前景因中美貿易戰而難以預測,日本半導體設備廠商,因主要出口對像為美國、中國,也受到波及。
基于中美貿易戰近日擴及至資安領域,使中國華為設備受美國、日本等國抵制,半導體儲存器制造商東芝儲存器公司(Toshiba Memory Corporation)透露,由于該公司對中國出口的產品很多,若對中國智能手機的抵制擴大,將重大影響供應零組件的日本企業。
銷售額下滑的另一原因,還有智能手機及半島體儲存器需求降低,使中國、南韓制造商減少投資。
東京電子公司已在10月下調2018年銷售額,從1.4兆日元降至1.28兆日元;日立高新技術公司也將預期銷售額,從7800億日元降至7500億日元。
從很多相關數據及一些各國企業之間的關聯我們能看到,中美貿易戰將會帶來的巨大社會經濟風波,這會讓全球的半導體產業都受到嚴重的沖擊。還好那些滯銷的電子元器件,電源管理芯片、場效應管、肖特基、橋堆等小產品過了這個戰爭期還可以被電子市場所運用,因為國貨的質量一直在升級。